2023-10-10 15:07:11 來源: 許昌日報 作者:
我要分享:
摘要:
近年來,建安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深刻把握新時代雙擁工作的形勢任務,進一步增強做好雙擁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,以更高標準、更大擔當、更實作風干事創業,全面推進新時代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,營造軍政軍民團結的濃厚氛圍,凝心聚力書寫新時代雙擁工作新篇章,曾多次榮獲河南省雙擁模范縣(區)稱號。
為軍服務
做擁軍政策的堅定落實者
今年八一建軍節,建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轄區參加過戰爭、核試驗的退役人員開展免費健康體檢活動,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。
近年來,建安區狠抓優待撫恤政策落實落地,讓擁軍有實招,更有實效。
聚焦退役軍人“后路”、隨軍家屬“后院”、軍人子女入學入托“后代”問題,建安區著力提升安置服務水平和質量,確保軍轉干部安置到政府機關單位,符合安置政策的退役士兵安置到財政全供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。出臺軍人子女入學政策,駐區部隊官兵子女實現100%入學入園。制定出臺隨軍家屬就業安置辦法,推動隨軍家屬高質量就業。
結合“人人持證、技能河南”工作,提升現役軍人與退役軍人的學歷和技能。搭建退役軍人與企業雙向交流平臺,積極開展線上線下退役軍人招聘活動。2022年以來,開展技能培訓七批次,1000余人次參加技能培訓。
全力推進優待證申領發放工作,優化優撫資金申領服務,嚴格優撫資金發放程序。截至目前,建安區已為13770人發放優待證,2022年以來共為4597名優撫對象發放各類撫恤補助金4600余萬元,為49名優撫對象報銷醫療費64.81萬元。
常態化推進“關愛老兵,溫暖萬家”活動,設立“關心關愛退役軍人”項目,幫扶困難退役軍人40余人。積極解決退役軍人遇到的問題,2022年以來回應解決退役軍人合理訴求和歷史遺留問題300余人次。
崇軍尚武
做軍人榮譽的忠實捍衛者
張凱峰是建安區籍現役軍人,2023年因服務保障工作成績突出榮立二等功。建安區人武部、建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為其家庭送去“二等功臣之家”牌匾、立功喜報和慰問金。
為持續營造尊崇軍人濃厚氛圍,建安區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,開展常態化全覆蓋登門送立功喜報活動,崇軍尚武、從軍報國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。春節、八一建軍節,組織開展登門入戶為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家庭“送年畫、發慰問信”活動,既讓軍屬家庭暖心、現役軍人安心,又激勵官兵軍心。2022年以來,建安區共為105人送立功喜報,并發放獎勵金20余萬元,為新增軍屬家庭懸掛光榮牌300余塊,“一人參軍、全家光榮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。
此外,建安區還精心組織祭奠英烈活動,每年清明節期間,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祭奠英烈。開展異地祭奠英烈專項行動,組織6組優撫專干,陪同烈士親屬遠赴廣西、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地祭掃安葬在異地的建安籍烈士。上門看望烈士遺屬,贈送慰問物品,全力幫助烈士家屬解決實際困難,弘揚緬懷英烈、關心烈屬的良好風尚。
魚水情深
做雙擁共建的積極踐行者
“擁軍優屬、擁政愛民”“軍愛民、民擁軍,軍民團結一家親”……
在建安區雙擁主題廣場,隨處可見的擁軍愛民標語,在潛移默化中厚植愛國情懷,如春風細雨般滋潤著大家的心田。
為進一步弘揚擁軍優屬、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,今年6月份,建安區打造了首個雙擁主題廣場,并借助楊水才紀念館和司堂農民暴動紀念館,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,加大對雙擁工作先進典型和優秀退役軍人的宣傳力度,營造濃厚的雙擁氛圍。
嚴格落實“雙清單”制度,針對駐區部隊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,建安區委、區政府進行“一事一議”,逐一高效解決。駐區部隊視駐地為故鄉,廣泛開展國防教育“進機關、進社區、進校園、進媒體”活動,主動融入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等工作,力所能及做實暖民心、聚民心的各項工作。選樹優秀退役軍人擔任教官,完成近萬名中學生軍訓任務。組建“老兵宣講團”,在全區中小學校開設雙擁課,教育引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,傳承紅色基因。
開啟新征程,建安區將緊緊圍繞“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,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”這一工作目標,持續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、移交安置、就業創業、榮譽激勵、權益保障等工作,奮力書寫新時代建安區雙擁工作新篇章。
(許昌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漢杰 通訊員 李敏)
編輯:杜鵬勃 校對:張 鵬
責編:楊偉峰 終審:楊紅衛
責任編輯:
附件:
許昌日報客戶端(Android版)
請使用手機瀏覽器掃描
許昌日報客戶端(iPhone版)
請使用手機瀏覽器掃描
許昌日報社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
地址:許昌市龍興路報業大廈 郵編:461000 豫ICP備:0501057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:豫B2-20180241 業務電話:0374-4399669 值班電話:0374-4399669 郵箱:cn.21xc@foxmail.com